深蓝财经
2025-04-03 12:06
IP地址:四川

钟睒睒豪捐5座工厂,农夫山泉还要“向上卷”


来源 | 深蓝财经


撰文 | 郑婷



3月31日一早,景东茶仓茶叶公司门前,浑厚悠长的牛角号声回荡山间。地面上,满是青翠的松针——在彝族文化中,它象征着长寿、坚韧与吉祥,与吹奏牛角号一起,象征迎接贵宾的最高礼遇。


而今天,他们迎接的贵客,正是刚刚卸下“首富”光环的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。


8点30分不到,钟睒睒一行抵达茶厂。身着彝族民族服饰的男女老少齐声唱着迎宾调,拉起写有“感谢农夫山泉捐赠制茶厂”的横幅,夹道相迎。


没错,这一次,农夫山泉把“善”的种子撒向了云南。


不过,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捐赠,它更像是一场关于中国茶叶产业的变革。通过捐建茶厂、提供设备和技术培训,农夫山泉试图建立标准化、工业化的中国茶叶体系,提升中国茶叶的产业化水平和国际化竞争力。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当地茶农收入,还能让农夫山泉从源头掌控优质原料,带领自身茶产品向上发展。


 











一年四顾云南背后


钟睒睒看到了中国茶叶的困境


 


在这次云南之行的媒体见面会上,钟睒睒透露,一般的水源地,他只去一次,而从去年5月至今,他一共来了云南四次。


为何要为云南破例?因为这里的茶叶存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,但又常年陷入“低价”“低质”的困局中。


茶叶喜阴,而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,非常适合茶叶生长。同时,这里原生古茶树资源丰富,病虫害较少,相较于其他茶叶主产区,化学农残风险更低。用钟睒睒的话来说,“其他地方的茶不是自己长出来的,而云南的茶是自己长出来的”。


然而,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,当地茶农采摘的春茶茶青只卖几块钱一斤,甚至不够支付采茶的人工费,甚至仍然以作坊式生产为主,工厂老旧,设备落后,质量标准也不统一,常常遭到黄曲霉素等安全质疑。


所以在钟睒睒看来,云南的茶叶,特别需要外来的市场信息。他说,”浙江如果没有陆羽,就不会有龙井。云南就是缺了一个像陆羽这样的人。"


为了帮助云南茶叶脱困,去年以来,农夫山泉捐赠了5家现代化茶叶初制厂,每一家的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,5家总投资超过1亿元人民币。其中,景东县的作为首家投产运营的初制厂,成为当地茶行业的一个“样板间”。


这座初制厂配备了国内最高标准的生产线,实现了从“鲜叶进料-杀青-冷却-回潮-揉捻-烘干-匀堆-打包”全流程茶叶不落地作业。据农夫山泉茶叶生产管理部技术员张凯棋介绍,在相同产量下,传统茶厂需20多人作业,而这套工业化生产线只需要8个人即可完成,茶叶品质合格率也从52%跃升至90%以上。


农夫山泉此举对于当地来说意义重大。


首先在原料端,农夫山泉提高了收购价格。当地茶农报价8元/斤,农夫山泉则给到了10元/斤。过去,茶农往往丢弃夏秋茶,而农夫山泉发现,当地的夏秋茶品质甚至不逊于浙江春茶。由此,茶农从仅售春茶转变为全年销售春、夏、秋三季茶叶,收入翻倍。


一位当地茶厂老板表示,以前他的夏秋茶仅能卖到2.8元/斤,而农夫山泉的收购价提高至4元/斤,这1.2元的涨幅,使他一个茶厂就能让农民增收400多万元。


其次,提高了当地茶叶品质。农夫山泉并未设置“包销”条款,农民可自由选择买家,形成良性市场竞争。但是,要想以高价卖给农夫山泉,必须严格按照其标准生产。


2024年,云南南涧茶厂在农夫山泉的特定标准要求下,签订了60万公斤干茶的收购订单。南涧茶厂负责人周红海表示,“农夫山泉对茶叶的要求极为严苛。每一批加工出的干茶,每天乃至每个小时都要进行茶汤留样品尝,不光基地管理员会过来,农夫山泉的品控和研发人员也要亲自品评,最终的抽样还需送往农夫山泉总部接受100多项农残检测。一旦发现茶叶使用了农药,合作将立即终止。”


除了帮助农民增收,农夫山泉推动茶叶工业化、标准化生产的更深远意义在于带动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。


以此次捐赠所在地景东县为例,当地茶园面积达28万亩,但人均年收入只有一万三四。农夫山泉收购秋茶后,茶农收入提高,消费能力随之增强,直接带动了区域消费市场的活跃。以澜沧江的一家啤酒厂为例,去年因茶农收入增长,其销量竟翻了一番。


这一连锁反应,正是农夫山泉“授人以鱼,更授人以渔”理念的生动诠释,也展现出产业升级带来的撬动效应。







 








一年爆卖167亿


农夫山泉的茶饮还要向上“卷”


 


商业文明的核心是互助,农夫山泉在帮助农民的同时,也是自己受益。


当前,中国瓶装茶饮市场竞争激烈,主要由农夫山泉、统一、康师傅等品牌主导。其中,农夫山泉不仅是较早布局原味茶饮的品牌之一,更是最先深入茶叶产区,推动茶叶供应链革新的企业。通过源头把控品质、推动标准化建设,农夫山泉持续为东方树叶赋能。在无糖茶市场日益增长的趋势下,行业格局势必向头部品牌集中,而具备供应链优势的领先者将进一步扩大市场领先地位。


根据中信证券等研究机构测算,东方树叶2024年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到70%,稳居行业第一,未来甚至可能成为接近200亿元的大单品。


年报显示,以东方树叶、茶π为核心的茶饮料板块,在2024年爆卖了167.45亿元,成为农夫山泉新的增长驱动力。农夫山泉“水+茶”的双引擎战略,成效显现。


据农夫山泉茶叶基地管理部的毛鹏飞介绍,以前农夫山泉靠其他的供应商供应原料,而近两年农夫山泉直接介入了茶叶原料端,以工业化的手段标准化生产,不仅保证产品品质稳定,还能降低采购成本,提高供应链效率。 


2022年9月,农夫山区启动黄山基地项目,一年后再将30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现代化研发中心落户黄山,就地取材产自安徽的太平猴魁、黄山毛峰、祁门红茶,上新具有安徽地域特色、融入徽州茶文化的茶饮料产品。


截至目前,农夫山泉已经在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安徽、福建、湖北、浙江、湖南茶叶产区设立茶产业团队,并且已经成立了杭州、广西成立雅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经营范围包括茶叶制品生产、初级农产品收购以及发酵过程优化技术研发等。


这一系列举措,无疑是农夫山泉“向上卷”的表现。钟睒睒也认为,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,都应与更强的对手竞争,而非向下竞争。向上竞争与向下竞争,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竞争态势。


他表示,无糖茶市场竞争的加剧,反而是一件好事。因为只有一个品牌的话,市场就难以形成真正的力量。大家一起参与无糖茶领域的竞争,才能推动行业发展。没有比较,就没有进步;竞争必然带来更多机会。重要的是,每个品牌都应专注于提升自身实力。虽然竞争激烈,必然会有一些品牌在过程中退出,但这是市场的自然规律。


全球商业史上有许多巨头间的“向上竞争”案例。比如,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长期竞争,促使双方不断创新,并推动全球碳酸饮料市场发展;阿里巴巴与京东的竞争,促进了物流、支付、供应链等产业的升级,也推动了电商行业的多元化和服务体系完善。


农夫山泉的云南茶布局亦是如此,不仅推动了自身产品的创新和品质提升,还激发了整个茶饮行业的升级。周红海就提到,与农夫山泉合作后,其他茶饮品牌,包括奶茶品牌,都纷纷找到了他们。既然他们的茶能满足农夫山泉的要求,那么其他品牌的需求更不在话下。



由此可见,这种竞争态势已经为行业带来了向上发展的积极影响。


 











结语


 


2024年业绩公告中,农夫山泉首次提及其国际化战略。这意味着,云南茶产业的标准化不仅是农夫山泉迈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,更标志着其从本土龙头逐步转型为全球顶尖消费品牌的战略布局。


2021年3月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茶文化、茶产业、茶科技“三茶”统筹发展理念。想要把中国茶推向世界的农夫山泉,正在云南的大山里,一步一步以产业和科技的力量重建中国茶的现代化叙事。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@2023 shenlanhu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:1956285028@qq.com 蜀ICP备19030140号-3 深蓝汇 版权所有
风险提示:深蓝汇里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,仅代表个人观点,与深蓝汇无关,投资决策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