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+机器人、AI+大数据、AI+基因技术......当AI与诸多新兴产业结合,常常激发出强大的创新能量,但若是AI+传统行业的中医,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?
图源:罐头图库
近日,深圳问止中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问止中医”),以“AI+中医”的创新模式,向港交所递交《招股书》,拟登陆资本市场,或将成为备受瞩目的“中医AI第一股”。
然而,伴随着“AI+中医”模式的兴起,市场上对于中医效果的质疑依旧存在。问止中医能否在这样的环境下顺利IPO呢?
拥有83名中医师
治疗费用平均943.5元/次
失眠、胃炎、月经不调、咳嗽……这些现代人的健康困扰,总能在中医的“望闻问切”中找到答案。
如今,中医不再止步于传统。人工智能的加入,为这门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。2018年,问止中医成立。作为一家中医AI供应商,问止中医通过“中医大脑”赋能诊疗,专注癌重症、疑难症和全科医疗。
据《招股书》可知,公司自研的“中医大脑”是支撑其业务的核心。“中医大脑”是一款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。
基于“中医大脑”,问止中医打造了三大核心业务,分别是中医医疗服务、中医生活产品和“中医大脑”订阅服务。
中医医疗服务是指,问止中医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诊所两个渠道,为患者提供咨询、处方、治疗和随访服务。同时,公司还通过自营煎药中心为患者提供煎药服务。
2022年、2023年及2024年前9个月(下称“同期”),问止中医的中医医疗服务收入分别为0.5亿元、1.67亿元和1.55亿元,占总营收的比例达81.1%、88.5%和89.4%。
图源:罐头图库
目前,问止中医还建立了一支由83名全职医师组成的队伍,通过线上互联网医院和线下诊所提供医疗服务。
其中,线上服务贡献了90%的收入。患者可以通过视频、电话以及上传舌相等方式完成就诊,无需奔波。而线下部分,公司目前在全国拥有8家自营诊所和3个煎药中心。
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,使公司服务的患者人数持续增长。2022年,公司通过网络服务的患者为2.12万人,2023年这一数字增长至5.05万人。2024年前9个月,这一数字达到3.99万人,同比增长3.91%。同期,患者的次均消费额也从817.9元提升至943.5元。
图源:招股书
不仅如此,问止中医的患者复诊率也在逐年攀升,分别为61.2%、69.1%和71.6%。据“灼识咨询”报告,行业平均患者复诊率仅为30%至40%之间,问止中医的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据“灼识咨询”报告显示,2023年按人工智能赋能的收入计,问止中医在中国内地人工智能赋能的中医医疗服务市场排名第一,市场份额为1.5%。
除医疗服务,问止中医还在中医生活产品领域发力。公司推出了“问止轻养”品牌,包括可食用草药粉和草本个护产品,让中医养生融入日常生活。该业务的收入从2022年的0.06亿元,涨至2024年前9个月的0.1亿元,不过占比则从9.8%降至6%。
具体看,公司的养生产品包括可食用食养药粉产品,如葛根粉和山药粉;原生本草产品,如黄芪和枸杞;养生茶产品,如养生茶包等。截至2024年9月底,公司的中医养生产品库存已超90种,平均售价约为83.6元。
图源:招股书
值得关注的还有“中医大脑订阅服务”。这一业务主要是为私人医生、医疗机构和企业客户提供AI诊疗支持。这一业务在2024年前9个月收入达到800万元,占总营收的比例为4.6%,虽然占比不高,但毛利率高达84.3%。
相比之下,其他两项业务——中医医疗服务、中医生活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59.4%和62.5%。在三大核心业务之外,问止中医还布局中医文化的推广。公司通过“大医小课”频道,提供中医课程和刊物。同时,公司还成立了“精一书院”,截至2024年9月底,精一书院已累计拥有22万名注册社区成员,是全球注册人数最多的中医社区。
目前,“精一书院”采取申请制入学模式,学习课程完全免费,学员可以通过平台共享的古今中医典籍和原创内容,探索中医的奥秘。
在多项业务的助力下问止中医的营收在2022年、2023年增长迅猛,2022年、2023年分别达到6216.9万元、1.89亿元,2024年前9个月则为1.73亿元,不到三年,公司创收共计约4.2亿元。但公司仍处于亏损阶段,分别为-1.54亿元、-1.94亿元和-0.56亿元,合计亏损4.04亿元。
靠AI老中医治癌?
疗效褒贬不一
除了亏损外,更重要的是,公司的核心业务——中医医疗服务备受争议。
据《招股书》可知,问止中医的业务主要涉及癌重症、疑难病症和全科医疗三大领域,从累计病例上看,三大领域的患者分别占总患者人数的比例为20.8%、29.7%和49.5%。这意味着,公司超过一半的患者是来治疗癌重症和疑难病症的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公司这两项病症的患者复诊率也在持续上升,癌症患者的复诊率从66.1%升至74.4%,疑难病症患者从62.7%增至76.4%。
不过,这些数据并未打消外界的质疑。2024年6月,一篇由新媒体“互帮互助病友邦”发表的《相信问止中医,结果父亲被送进ICU》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。
在三大核心业务之外,问止中医还布局中医文化的推广。公司通过“大医小课”频道,提供中医课程和刊物。同时,公司还成立了“精一书院”,截至2024年9月底,精一书院已累计拥有22万名注册社区成员,是全球注册人数最多的中医社区。
目前,“精一书院”采取申请制入学模式,学习课程完全免费,学员可以通过平台共享的古今中医典籍和原创内容,探索中医的奥秘。
在多项业务的助力下问止中医的营收在2022年、2023年增长迅猛,2022年、2023年分别达到6216.9万元、1.89亿元,2024年前9个月则为1.73亿元,不到三年,公司创收共计约4.2亿元。但公司仍处于亏损阶段,分别为-1.54亿元、-1.94亿元和-0.56亿元,合计亏损4.04亿元。
靠AI老中医治癌?
疗效褒贬不一
除了亏损外,更重要的是,公司的核心业务——中医医疗服务备受争议。
据《招股书》可知,问止中医的业务主要涉及癌重症、疑难病症和全科医疗三大领域,从累计病例上看,三大领域的患者分别占总患者人数的比例为20.8%、29.7%和49.5%。这意味着,公司超过一半的患者是来治疗癌重症和疑难病症的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公司这两项病症的患者复诊率也在持续上升,癌症患者的复诊率从66.1%升至74.4%,疑难病症患者从62.7%增至76.4%。
不过,这些数据并未打消外界的质疑。2024年6月,一篇由新媒体“互帮互助病友邦”发表的《相信问止中医,结果父亲被送进ICU》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。